胖东来模式受青睐,传统商超能否复制待时间考验
imtoken钱包官网 2025年2月3日 11:07:05 imtoken安卓版下载app 35
胖东来在零售领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,其成功背后蕴藏着许多值得探究的亮点。然而,传统超市能否模仿其模式实现成功并扩大规模,却充满了未知和变数,这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胖东来的人员效率优势
胖东来员工的工作效率十分出众。他们仅用7500名员工,就创造了大约100亿的营业额,平均每人贡献超过130万的收入。相较之下,A股市场的重庆百货,虽然员工人均销售额也接近140万,但这个数字中包含了大量汽车贸易,其超市业务仅占三分之一。这明显显示了胖东来在超市业务上的人员效率优势。这也体现了胖东来在管理和运营上的高效。高效的工作效率背后,肯定有其独特的员工激励机制和团队协作模式等多种因素。
这种优势并非偶然所得。可能是因为胖东来重视员工培训,持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。此外,他们在工作分配和流程上也做了细致规划。这样一来,每位员工都能在其岗位上实现最大价值。
胖东来的坪效佳绩
胖东来只用13家实体店就达到了超过100亿的销售额,超市部分更是每家店都有很高的收入。尽管它的经营面积没有对外公布,但根据现有的收入数据,它的每平方米销售额非常显著。这或许与胖东来在店铺设计上的用心有关。比如,店内商品的摆放和区域功能的划分,这些都会影响顾客的购物感受和停留时长,进而提升销售业绩。
此外,胖东来品牌的影响力或许对销售额密度产生了正面影响。在许昌与新乡,它已建立起不错的名声,顾客更倾向于光顾胖东来,这导致其每平方米的销售额超过了其他商家。
传统超市面临的困境
许多A股营收过百亿的百货商超公司增长速度不快。比如家乐福一直在关闭店铺,到2023年底仅剩下12家门店,与之前超过200家的规模相去甚远。这种情况显示出传统超市行业正遭遇重重困难,比如电商的竞争和租金的攀升。以租金为例,在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,传统超市每年在商场内的租金支出不断上升,这对盈利造成了不小的压力。
消费者习惯的转变对传统超市的进步有所制约。互联网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购物。以2023年的双十一为例,网络购物订单量同比2022年增长了约20%。
胖东来调改的潜力
于东来对永辉超市首店的调整目标相当震撼,调整后,永辉超市的日均收入有望增长五倍。目前,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的日均销售额大约是16万,而根据胖东来在郑州类似店铺的销售额,应在100万以上。但*ST步高的调整存在不确定性,这说明胖东来模式虽然具有潜力,但并非易学易模仿,它需要考虑众多因素,包括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等。
调改即便取得成效,并非一蹴而就。就拿永辉超市在河南的44家门店来说,若仅是部分门店调改成功,要使整个1000家超市实现逆转,困难依旧很大。
复制胖东来模式的难点
传统超市品牌若要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张,面临的挑战相当多。即便是像胖东来这样的知名品牌,也仅在许昌和新乡实现了成功。观察众多传统超市的扩张历程,大多数在将区域优势延伸到其他地方时,表现并不理想,甚至丧失了原有优势。比如,一些来自南方的超市品牌在进军北方市场时,就遭遇了物流配送成本上升、商品种类与当地需求不吻合等问题。
这包括对供应链的调整、应对地方政策,以及准确掌握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。比如,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影响了超市商品种类的不同,若不能有效适应,便难以占据市场份额。
实体零售的未来展望
传统超市正遭遇重大挑战,而胖东来模式却难以被模仿。对于实体零售的未来,我们不禁陷入沉思。实体零售必须持续创新,一方面,可以学习胖东来的成功之道,比如提升员工福利、改善店铺布局等。另一方面,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脚步,比如拓展线上服务渠道、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等。
实体零售业可以寻求与其他领域合作,比如餐饮和娱乐,共同构建综合性商业空间。若实体零售业希望在未来脱颖而出,就需持续挖掘创新的发展方向。
胖东来的成就备受瞩目,但传统超市正遭遇转型难题,且难以模仿其经营模式。在这种挑战面前,传统超市究竟该如何探索适合自己的变革方向?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见解,同时欢迎点赞和转发本篇文章。